界首市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
政策
发布部门:界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7日
政策文号:界政秘〔2017〕14号
有效性:失效
界首市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 界政秘〔2017〕14号各乡、镇、街道,市直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皖政〔2015〕67号)和《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阜政发〔2016〕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核心动力,不断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市场机制,优化消费环境,创造发展条件,加快构建与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地位相适应、主体多元、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体系,积极申报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着力培育体育健康特色小镇,推动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到2025年,界首市基本建成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体育产品和服务层次更加多样,产业组织形态和集聚模式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环境明显优化。初步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结合、体育制造业与体育服务业协同发展、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市体育产业规模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左右,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二、主要任务(一)健全体育产业体系1.促进产业融合。深入谋划和推进“体育+旅游”,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编制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名录。优先将赛事活动安排在节假日,以体育赛事活动带动户外旅游活动。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旅游项目,鼓励健身休闲项目和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和路线,促进大众运动休闲和主题旅游度假,拉长体育旅游产业链条。推动“体医结合”,加强科学健身指导,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促进健身休闲与文化、养老、教育、健康、农业、林业、水利、通用航空、交通运输等产业融合发展。2.重点发展制造业。培育壮大体育用品制造产业。抓住国内外体育用品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引进和培育体育器材、运动装备等制造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研发机构合资合作,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力争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体育用品品牌。支持企业创建和培育自主品牌,提升健身休闲器材装备的附加值和软实力。鼓励企业与各级各类运动项目协会等体育组织开展合作,通过赛事营销等模式,提高品牌知名度。3.创新发展场馆服务业。推行体育场馆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将赛事功能需要与赛后综合利用有机结合。引入市场运营管理机制,赋予大型场馆更多经营管理自主权,拓展服务领域和经营范围,开展健身、竞赛、培训、旅游等多种经营服务,实现最佳运营效益。支持社会机构和社会资金参与场馆建设管理经营,探索“公建民营”、“民建民营”等运营管理模式。制定《界首市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实施办法》,加快推动中小学、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将开放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4.大力发展中介培训业。支持体育中介组织发展,广泛开展体育技术、信息咨询、体育保险、赛事推广等中介服务。推进体育经纪人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规范体育经纪人管理,形成一支高素质体育经纪人队伍,积极开展体育经纪活动。规范体育培训主体行为、支持体校、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等开展各类体育培训活动。5.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业。扎实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健步走、健身跑、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活动。引进社会资金培育一批体育健身中心,大力支持发展跑步、垂钓、路亚、太极拳、自行车、武术、斗鸡、冬泳等群众体育项目,满足多元化的体育健身消费需求。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特色的休闲运动项目。6.积极抓好潜力产业。大力推广校园篮球、足球和社会篮球、足球,扩大运动人口规模。加快校园篮球和足球特色学校、训练基地、示范镇街和种子学校建设。建立校园足球、社会足球、专业足球“立体式”竞赛体系,开办具有全市影响力的足球联赛。7.稳步发展体育彩票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营销策略,加强资金和队伍管理,丰富产品形态,提升科技含量,扩宽销售渠道,稳步扩大体育彩票发行销售量。着力健全体育彩票销售网点布局,扩大发行规模,拓展营销市场,电脑彩票销售网点数量稳定在80个左右,实现镇街和新建小区全覆盖。确保体育彩票发行年增长幅度不低于20%。(二)优化体育产业布局1.打造“一核多基地”。全面对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打造“一核多基地”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一核”是指壮大“界首高新区体育产业园”为核心的产业核心,重点发展体育产品制造。“多基地”是指支持打造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产业基地,重点打造“皖西北中国式摔跤基地”“皖西北足球训练基地”“邴集武术之乡”等;着力发展“万亩森林公园”“两湾湿地公园”“莲浦湖湿地公园”“琉璃寺”生态观光,绿色健身运动游;以及集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翰墨文化园”“玉华温泉休闲健身度假”“鲜天下休闲采摘庄园”;“植物园帐篷露营地”等体育旅游业;做大赛事表演、中介培训、商务流通等体育服务业;传承推广斗鸡、中国式摔跤、太极拳、武术、自行车、钓鱼、采摘等民俗体育项目。着力培育一个体育健康特色小镇。2.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界首市全民健身体育公园建设,建成各单项体育场馆。合理布点布局,建成一批足球场地、户外多功能健身场、自行车专道、马拉松跑道、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建设乡镇街道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完善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力争做到乡镇街道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全覆盖。实现集篮球、乒乓球等运动于一体的农民体育健身场地村级全覆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技术指导、健身设备支持力度,形成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形式多样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三)扩大体育消费1.顺应体育消费发展趋势。推动体育与养老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教育培训等融合,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竞赛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适应群众需求、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激发群众体育消费热情,形成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市场。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综合开发,通过融合发展,培育体育产业消费新热点。促进康体结合,拓展体育康复市场。2.大力发展“互联网+体育”。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推动仿生鱼饵、鱼竿,户外运动设备、运动服饰、运动鞋及相关的棉织品浴巾,健康枕、功能性饮料等研发制造营销,加快体育运动大数据应用,延伸相关产品和服务。支持体育用品和服务电商平台建设,整合体育用品、赛事表演、场馆服务、健身康体等各类体育资源,创新生产营销模式,推动线上线下共同运营。拓展界首市体育局信息公开网站功能,加强政策引导和政务公开。加快体育服务移动客户端建设,支持企业开发多形式、多功能的体育服务平台,推进体育消费便捷化、个性化,不断培育新兴体育消费热点,释放潜在体育消费需求。三、政策措施(一)创新投融资模式。每年从市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专项用于扶持体育产业发展,建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体育产业投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发展,建设体育设施,开发体育产品,提供体育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体育金融服务,开发与体育相关的信贷、租赁、保险、信托等金融产品。加强体育组织、体育场馆、体育赛事及活动名称、标志等无形资产的开发与保护,鼓励通过冠名、合作、赞助、广告、特许经营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体育建设,允许投资人以商标、品牌、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兴办体育企业。(二)完善体育消费政策。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保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加大投入力度,安排资金用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群众健身消费,鼓励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引导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性群众体育健身服务。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学校、个人购买运动伤害类保险。(三)落实税费价格优惠。落实体育产业发展相关税收支持政策。经认定为高新技术类的体育企业,依法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提供体育服务的社会组织,经认定取得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优惠资格的,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企业发生的研发、广告、创意、设计费用以及企业向体育事业的捐赠,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可按要求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体育场馆自用的房产和土地按规定享受有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体育场馆等健身场所的水、电、气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体育企业,按规定享受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基金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惠。(四)加强规划布局与用地保障。大力支持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新建居住小区按相关标准规范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执行,并与住宅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凡老城区、已建成居住区无群众健身设施的,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通过改造等多种方式予以完善。充分利用城市公园、游园、公共绿地及城市空置场所建设群众体育设施。鼓励基层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共享。加大非营利性体育设施项目用地计划保障,按划拨用地目录予以划拨供应。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中支持企业、单位利用原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建设用地兴办体育设施,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非营利性体育设施项目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土地;不符合划拨土地目录的经营性体育设施项目,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对公共体育设施、重点体育产业项目建设,在立项、报建、用地和配套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五)加大体育人才培养使用。完善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互为补充的多层次体育人才奖励体系,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鼓励学校、街道社区聘用体育专业人才从事健身指导工作。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鼓励各类具备体育专长的人员担任体育志愿者。四、组织实施(一)健全工作机制。将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发展改革、文化体育、财政、人社、教育、国土、规划、商务、卫计、税务、市场监管、统计、旅游、金融及高新区管委会等多单位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定期分析体育产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推进相应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加强体育行政部门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职能,完善体育产业管理的机构。(二)营造良好氛围。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维护体育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体育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加强高危险体育项目及经营活动的审批、监管,推动依法购买安全保险,保障体育生产、经营和消费安全。加强体育组织、体育企业、从业人员的诚信建设,引导体育行业组织建设,培育行业自律体系。(三)加强考核监督。建立健全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机制和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建立健全体育产业发展评价制度,加强对全市体育产业发展情况的督促和检查。 界首市人民政府 2017年3月17日
安徽阜阳界首市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界首市促进外贸进出口奖励办法的通知
2022-11-03
界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界首市交通运输(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2-09-28
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界首市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2022-02-17
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界首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暂行办法(修定)的通知
2022-02-09
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2-01-18
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界首市加快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十条政策的通知
2021-10-29
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界首市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021-10-26
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5G发展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
2021-04-23
界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界首市扶持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19-09-30
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界首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暂行办法的通知
2019-09-03
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界首市科技创新资助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
2019-09-02
界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界首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19-05-13
安徽阜阳界首市产业园区
-
阜阳界首市工业园
安徽-阜阳-界首市
-
阜阳界首市田营园区
安徽-阜阳-界首市
-
阜阳田营园区
安徽-阜阳-界首市
-
阜阳西城循环经济工业区
安徽-阜阳-界首市
-
阜阳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安徽-阜阳-界首市
-
东城工业园区
安徽-阜阳-界首市
安徽阜阳界首市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安徽阜阳界首市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