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网](https://static.010b.com/front/images/index_nav_white_logo@2x.png)
安徽
桃花工业园成立于1991年,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基本形成汽车及配套、家电及配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生物医药等5大主导产业。 综合实力强劲。2011年获批合肥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示范园区,自主培育安利股份上市。2012年全省首家县域融资平台发行债券8亿元,获评年度省创新型园区,位列县域园区综合实力第一名。2013年获批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014年再次发行公司债券8亿元,申报国家级开发区请示上报至国务院及商务部待批。
安徽-蚌埠-怀远县
货运站距离:距离蚌埠东货运站22公里 高铁距离:距离蚌埠站13公里,距离蚌埠南站21公里 港口距离:距离蚌埠港8公里 机场距离:距离合肥新桥机场114公里 区位介绍: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是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1947年元旦)。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2017年总人口381.25万,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 公路运输:蚌埠境内有京台高速(G3)、宁洛高速G36)、蚌合高速(S17)、蚌五高速(在建)、徐明高速,蚌埠绕城高速(含高铁连接线)(在建)。 铁路运输:蚌埠是华东铁路运输网的重要节点,京沪铁路、淮南铁路在蚌埠交汇,蚌埠南站为京沪高铁七大中心枢纽站之一,同时京福高速铁路自蚌埠南站引出。 园区周边房价:6930 元/㎡ 两居室租金:1050 元/月 本市住房均价:7002 元/㎡ 园区生活配套:医院、学校、超市、便利店、食堂餐厅、图书馆、网吧、银行ATM、菜场、健身房、汽车维修、宠物店、家政服务、快递点、理发店、酒吧、咖啡馆、公交站一应俱全 居住环境:区内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绿化率较高,交通便捷,物业服务周到。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商业环境:区内路、水、电、气、通讯、光纤、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完备。 区内有地价评估事务所、房地产价格评估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保险公司等中介机构。 超市:1.大润发(怀远店) 2.苏果超市((怀远) 3.伍佰超市 4.华运超市(果园店) 5.怀远华联超市(二院店) 百货商场:1.华海大市场 2.蚌埠银泰城 3.商之都(蚌埠店) 4.新世纪国际购物中心 5.绿地中央广场 酒店商务:1.瀚城国际酒店 2.禾泉农庄 3.怀远华仑宾馆 4.优优格调酒店 5.大禹宾馆 休闲娱乐:1.张公山公园 2.湿地公园 3.白乳泉公园 4.蚌埠龙子湖公园 5.张公山公园-动物园 医疗:1.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 2.大岗卫生院 3.怀远县涡北新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5.赵怀礼中医包治烧烫伤 教育:1.安徽怀远禹王中学 2.蚌埠市梅桥乡明德小学 3.安徽怀远第三中学 4.石巷小学 5.城北中学
安徽
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于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目前区划面积17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辖金海街道办事处、北杨寨行政管理区,总人口约12万。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下,开发区紧紧围绕“抓主抓重、苦干实干,提速提效、争先争优”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以调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着力完善园区功能,全面构建和谐园区,园区经济总量日益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平台日趋完善。 开发区自2001年建成以来,共签约项目365个,建成或部分建成项目142个;区内现有规模以上企业达76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3家。2012年,开发区全年实现财政收入8.68亿元,增幅居全市第一位,收入总量居全市第四位;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3亿元,同比增长22%。预计2013年,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工业总产值130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财政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5亿元,同比增长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完成工业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25%。 一、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齐全 区内主要交通路网已经形成,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自来水厂、日处理能力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大型燃气站,22万伏变电站和11万伏变电站各1座,省重点中学1所,宿州首家五星级大酒店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30平方公里内已经实现了“七通一平”。在建或即将建成的配套设施有:综合二甲医院、占地2000亩的职工保障性住房、第二座22万伏变电站、金融网点等,进一步满足了入区项目建设、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 二、园区布局合理,产业规划鲜明 按照龙头带动、集聚发展,高端引领、创新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经过调研和论证,开发区将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鞋服制造产业、电商物流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同时规划了相应的产业园。 一是鞋服制造产业园,位于开发区西南部,京台高速两侧,总体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共设四大功能区,分别是鞋服产业区、市场物流及展示区、商住综合区、生产配套区。目前百丽、康奈、东艺、鸿星尔克等企业已建成投产,野力、鑫国龙、泰马、泰格、新濠畔等知名制鞋及配套企业正在建设。该园区已被中国轻工业协会、中国皮革协会等部门授予“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 二是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开发区东南部,规划用地面积7.14平方公里,分为医药健康、精细化工、其它化工三大组团,该园区是皖北唯一具有集中供中压蒸汽、管道燃气、污水集中处理及双回路供电园区。目前已入驻有中元化肥、丰原化工、安特生化、皖北药业、百联尚多等35个项目,总投资106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92亿元,实现税收20亿元。2013年该园区产值有望突破60亿元。 三是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8.8平方公里,园区重点是做大做强重型货车、新型电动车、矿上机械、电工电器、金属制品等龙头产品,通过招商引资将进一步增加产品品种、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聚。目前,该园区已入驻项目56个,投资总额83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40亿元,实现利税约22亿元。其中,中科汽车工业园、大盘压力容器、电光防爆电气、江淮重工机械等项目已相继落户并正在加快建设。 四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5.2平方公里,目前,湛蓝光电、冠军建材、首文高新软磁材料、惠丰新能源、大郎东建材等13个项目已正式入驻,投资总额33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30亿元,实现利税约12.4亿元。 五是电商物流产业园,总体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已建成合肥百大集团农产品物流市场、上海意邦家具市场、江苏中豪钢材大市场、浙江白马商贸城,规划待建汽车交易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医药医疗器械市场、物流及综合配套区等功能板块。
安徽
包河工业区位于312国道以南,包河大道(姥山路)两侧,美菱大道、骆岗机场以东、晓陆路以北,南北间距3公里,东西间距4公里,占地6.5平方公里。工业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捷,与骆岗机场一路之隔,312国道相邻,距离巢湖、合肥市区仅几公里。园区内45米宽的市政道路纵横交错,10千伏电力、400mm管径的自来水为园内的生产、生活提供可靠保障。 工业区按十年规划,占地6.5平方公里,约9800亩。工业区分设7个功能园区:高新科技企业园、外商企业园、民营经济园、生态住宅园、物流仓储园、商业娱乐园、农业生活园。总体规划工业厂房建设面积20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工业产值50亿元,实现税收2个亿,打造2-3家大型企业。总体目标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3年时间,建设好园区内的道路、水、电、绿化等基础设施工程。 同时启动占地3000亩的一期工程。兴建住宅5万平方米;工业厂房5万平方米,引进企业50家,争取园区实现年产值5亿元,税收达3000万元,达到“一年进项目,两年出形象,三年上规模”的要求。第二阶段2年时间,加大工业区的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各园区的功能配套,实施二期工程建设。 第三阶段5年时间,全面提升工业区品位,努力创造一个档次高、功能全、环境雅、经济实力强的新园区。 包河工业区是以全新的投融资理念、灵活的经营思路,建设融工业、商业房地产、科教、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园区,开创包河区新形象。力争五年内建成全省一流,独具特色的县区级工业园区,使之成为包河区对外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全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包河工业区利用现有资源,加大现代服务业招商力度。新能大厦是园区积极探索都市型工业的一个缩影:该大厦占地26亩,已建成11层1.83万平方米,已引进神皖能源总部、安徽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等10户企业,上述10户企业累计注册资本41亿元,今年营业收入有望突破30亿元,税收可达5000万元。继2012年5月份,万基喜来登、省工商联商会总部等18个现代服务业项目陆续开工
安徽
安徽含山工业园区成立于2000年8月,2006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是一个以机械铸造和环保设备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工业园区。园区2005年被确立为安徽省重点扶持的30个产业集群之一,2011年被省经信委批准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园区总规划面积7.8平方公里,现已建成3.0平方公里。已入园企业106家,其中规上企业35家,产品主要有机械铸造产业的汽车配件、电机配件、桥梁设备、电力器材以及环保产业的袋式除尘设备等。2013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税收收入1.28亿元。与2006年比较,产值年均递增25.3%,税收年均递增23.4%。
安徽
一、基本概况 寿县工业园区于2003年经六安市政府批准设立,2006年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为首批省级开发区。工业园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西城区,紧邻合淮阜高速和203、310、102省道,距离安徽新桥国际机场70公里,规划中的济—祁高速传境而过,交通便捷,距离合肥100公里,距离淮南9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园区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的要求进行建设,总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3.2平方公里,已入园固定资产投入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1家。 “十一五”期间,寿县工业园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园区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实现了加快园区建设、提升园区形象的目标,并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城市建设的新引擎,园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日趋凸显。截止到“十一五”末,园区建成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入园企业44家,建成各类厂房面积31.2万平米,在建6.1万平米,项目累计完成投入13.2亿元,基础设施累计投入1.6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880个,安置下岗职工1530人。 二、产业特色 园区围绕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机械电子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制衣等产业积极对外招商,并配套抓好建材大市场、商贸大市场等有特色、高规格的各类综合市场建设。已有香港财富集团、安徽盛华纺织集团、安徽华祥食品集团、安徽豪润置业公司、廷龙食品有限公司、裕皖制衣有限公司等一批规模企业入驻园区,初步形成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食品等特色产业群。 三、优质服务 对进驻县工业园区的工业项目按其投资规模和投资强度予以扶持。园区实行隔离保护制、检查审批制、安静工作日制的三制管理。园区管委会和县行政服务中心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审批及全方位服务,对投资者做到有求必应,有诺必果的“零拒绝”服务。 四、发展趋势和前景 放眼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完善配套优惠政策,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寿县资源大县,人口大县以及区位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着力把寿县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江淮地区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规划到“十二五”末,园区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超100个,实现产值60亿元,实现税收2亿元,届时力争成为全省知名、沿淮重要的省级开发区。
安徽
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淮南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199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一期10平方公里,现已开发5.7平方公里。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全面负责开发区的建设和管理,全权处理开发区一切事务。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一期10平方公里,现已开发5.7平方公里。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淮南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全面负责开发区的建设和管理,全权处理开发区一切事务。管委会内设办公室(政研室)、经贸发展局(招商局)、建设发展局(土地局、规划局)、社会发展局和财政局。市直工商、税务、公安、技术质量监督等部门,分别在开发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开发区管委会和各分支机构集中在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办公,为入区企业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规划面积2万平方米,现已建成 4000平方米,并入驻高新技术型企业10余户,成为淮南市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基地和高新技术项目的孵化器。 开发区已形成“区中有园、以园兴区”的开发建设格局和产业特色。根据开发区的总体规划,目前正在建设六个专业工业园区:安徽淮南生物医药工业园、安徽淮南韩国工业园、托普淮南软件园、淮南万向工业园、淮南益益乳业科技园和淮南电子工业园,其中安徽淮南生物医药工业园和安徽淮南韩国工业园为省级工业园区
安徽
安徽太和经济开发区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成立于1987年7月,原是经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与安徽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准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项目。1995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太和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1996年3月,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目前已成为太和县四大经济支柱之一。 太和经济开发区核准面积13.21平方公里,行政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9平方公里,辖5个村、1个社区。近年来,开发区先后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太和生物医药和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徽商最佳投资区域”等称号。2012年在全省县办省级开发区综合评比中排名12位,位于皖北省级县办前三强,连续三年在全市园区综合评比中位居前列。 1、国内重要的现代医药产业基地。立足于不断扩大的内需市场和太和县产业优势,依托太和全国性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加强专业化园区建设,建设国内重要的医药基地,提升太和“全国性医药生产物流基地”品牌效应。 2、皖北地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园。加快园区扩区升级,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培育壮大医药产业,带动太和工业化发展,在皖北地区率先打造“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加快发展的示范园区,促进皖北地区成为我省加快崛起的新生力量和重要潜力区。 3、阜阳市首位产业的核心承载区。以延伸生物制药产业链为主线,加快园区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步伐,推动产业组团式承接,节约集约利用要素资源,促进园区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更好地支撑起阜阳市首位产业迈上新台阶。
安徽-芜湖-鸠江区
货运站距离:骏发货运部21.6km 高铁距离:合福高铁76.4km 港口距离: - 机场距离:合肥国际机场无为城市候机楼62.6Km 区位介绍: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芜湖市东部和北部 公路运输:236国道 铁路运输:皖赣铁路,宁芜铁路 园区周边房价:11800 元/㎡ 两居室租金:2200 元/月 本市住房均价:8152 元/㎡ 园区生活配套: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居住环境:芜湖荆山小区 商业环境:中信银行ATM 超市:沃尔玛(中山北路分店) 百货商场:芜湖镜湖万达广场 酒店商务:芜湖润泰商务宾馆 休闲娱乐:中影国际影城芜湖镜湖联盛店 医疗: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教育:安徽工程大学
提交选址计划
需求分类
土地
厂房
仓库
写字楼
注册公司&税收优惠
商铺&品牌拓展
其他
意向区域
计划描述
企业名称
企业地区
注册资本
预计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