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产业园区
-
安徽天长经济开发区
安徽-滁州-天长市
-
安徽定远工业园区
安徽-滁州-定远县
-
全椒经济开发区
安徽-滁州-全椒县
-
安徽凤宝集团安徽凤阳山生态农业科技园
安徽-滁州-凤阳县
-
安徽青商科技园
安徽-滁州-琅琊区
-
琅琊扬子空调生态产业园区
安徽-滁州-琅琊区
安徽滁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安徽滁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滁州市“区块链+民政”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0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滁州市“区块链+民政”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2年9月30日滁州市“区块链+民政”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方案2022年1月,中央网信办等16部委《关于印发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的通知》(中网办秘字〔2022〕72号)确定滁州市为国家“区块链+民政”特色领域创新应用试点地区,为扎实推进试点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运用区块链、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区块链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滁州市民政联盟链,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民政领域的运用,全面提升民政信息化建设水平,为实现民政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推进,注重多方协同。加强创新应用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加强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协同联动,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快捷有效配置,探索形成合作共赢新模式。坚持安全有序,加强风险防范。以安全可控为前提,加强风险意识,注重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和数据隐私保护,强化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和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区块链技术平台及应用系统的有序开展。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应用。结合发展基础,在养老服务领域进行先行应用试点探索,逐步拓展至民政其他业务领域;先行遴选典型养老服务主体参与试点工作,而后向其他养老服务机构推广,逐步实现全覆盖。坚持规范引领,推动标准制定。及时总结试点工作已有经验,联合监管部门行业企业和专业研究机构,科学论证,通盘考虑,加快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和应用推广,推进应用试点工作标准化建设。(三)总体目标通过开展试点,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民政领域的应用模式和途径,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提升信息化监管能力,助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养老服务为切入点,建成开放、可扩展的养老服务区块链平台,并基于该平台对现有滁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区块链+智慧养老”;2023年,基本建成多主体参与、多业务协同、数据有序共享流动的养老服务创新应用场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为区块链技术在其他民政业务领域应用提供借鉴和示范,逐步拓展至电子证照跨链认证、社区治理、社会救助、社会事务、社会工作及慈善等领域。二、主要任务(一)构建“区块链+民政”基础支撑环境1.建设区块链技术平台。2022年10月份,完成养老服务区块链技术平台的立项、审批,启动平台建设;2022年底建成开放、可扩展的技术平台,并完成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平台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支持多类型共识机制,支持国密、商密等算法,具备同构跨链及链上链下互操作能力,具有可扩展性,根据需要可延伸至其他业务领域。(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数据资源局,滁州学院等)2.构建滁州市养老服务联盟链。基于养老服务区块链技术平台,部署相关节点,链接至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助餐服务机构等养老服务参与主体,建立养老服务联盟链。到2023年底,建成滁州市养老服务联盟链,支持万级用户规模,每秒事务数≥1500,响应时间≤1s,支持并发用户数≥1200。(责任单位:市民政局,滁州学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3.建立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机制。通过多级加密机制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多级证书体系,通过节点证书、用户证书、交易证书等实现不同粒度的准入控制;对养老服务隐私数据实现加密存储及传输,防止隐私数据泄露;通过“匿名集”技术手段实现交易的匿名性,消除同一用户多个交易关联性;配置云堡垒、主机防御、入侵防御等云安全服务,实现云服务器的安全性。(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数据资源局,滁州学院等)(二)打造“区块链+养老服务补贴管理”应用场景4.实现“区块链+老人直补津贴监管”。在保障老人敏感数据的私密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上链存证老人直补津贴申报、审批及发放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申请资料、审核、审批及发放记录等数据,通过分布式账本防止数据被篡改或伪造,实现对直补津贴发放全过程的多方存证及实时可监督,解决高龄补贴等直补发放存在的冒领、多领、伪造申报或发放记录等问题,达到精准发放补贴、各主体实时查验申请或审批存证、多方互信的预期目标。(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滁州学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5.实现“区块链+养老服务机构补贴监管”。在保障养老服务机构敏感数据的私密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上链存证养老服务机构各类建设及运营类补贴的申请、审核、审批及发放记录,涵盖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合同、设计图纸、物料信息等建设数据及护理、助餐、助医、上门服务等运营数据,杜绝申报数据篡改/伪造、申报过程造假等行为,实现对补贴发放全过程的有效监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滁州学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三)打造“区块链+养老服务过程监管”应用场景6.助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基于滁州市养老服务联盟链,研发“区块链+养老服务过程监管”系统,通过系统链接监管部门、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机构、老年人等主体,对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助餐服务机构、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机构、适老化改造机构等服务主体重要节点数据进行实时共享、存证,实现每条养老服务数据由多方记录确认,不可篡改,可完整追溯,确保养老服务的全流程监管和可信评估,支撑养老企业服务准入、等级评定、服务质量监管等各项业务,推动养老机构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监管效率。(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滁州学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7.实现过程监管与补贴管理跨链协同。养老服务过程监管链存证的养老服务数据经多方确认,为养老服务补贴发放提供有效支撑。通过设计跨链协同机制,实现养老服务过程监管链及养老补贴管理链间的数据共享与流转,为养老服务补贴申报提供可追溯的数据支撑,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自动统计、分析相关数据,有效识别和筛选异常信息,并实时预警,进一步提升养老补贴发放的智能化及精准化水平。(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滁州学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四)培育“区块链+智慧养老”产业生态8.推进“区块链+智慧养老”标准化建设。围绕区域性养老服务需求,结合试点推进情况,发动行业监管部门、养老服务机构和专业研究机构等力量,制定面向智慧养老服务的区块链技术标准及应用规范。涵盖智慧养老服务联盟链数据格式、智慧养老服务联盟链隐私保护、智慧养老服务联盟链安全、智慧养老服务区块链平台接口等方面,2022年底前完成1-2项滁州市地方标准立项,2023年底前发布。(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委网信办,滁州学院等)9.培育区块链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在优化完善滁州市养老服务联盟链的基础上,鼓励优秀养老服务主体参与试点建设,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落地与应用,支持市场主体开展养老服务区块链应用探索,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块链+智慧养老”典型案例和滁州经验。2023年底,支持200家以上养老服务机构参与区块链应用试点,培育和打造不少于2家智慧养老高科技企业。(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委网信办,市科技局,滁州学院等)(五)拓展“区块链+民政”应用10.探索其他民政领域应用场景。根据试点推进及业务需求情况,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其他民政业务领域的应用。在“区块链+电子证照”方面,通过上链存证各类电子证照的制发、变更、注销、授权和使用信息等全生命周期数据,推动实现电子证照跨链互认,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在“区块链+未成年人保护”方面,通过上链存证未成年人档案和相关服务数据,实现未成年人保护相关事项的全过程监管;在“区块链+社区治理”方面,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建立主体责权清晰、公开、透明、可监督的社区治理环境,促进社区治理结构扁平化和过程透明化;在“区块链+社会救助”以及残疾人两项补贴方面,通过上链存证各类社会救助及补贴等事项申请、审核、发放过程,提升监管效率;在“区块链+婚姻登记”方面,通过上链共享婚姻登记信息,实现婚姻登记即申即验和婚姻状况即时查询,提升群众办事便利性。(责任单位:市民政局,滁州学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三、进度安排本试点项目的建设周期为两年,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一)谋划部署阶段(2022年9月底前)1.加强与国家、省相关部门对接,编制完善“区块链+养老服务”试点任务书;2.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试点工作机制;3.制定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工作任务、进度安排及相关保障;4.组建专家委员会,遴选应用试点单位;5.筹划启动滁州市养老服务区块链技术平台建设。(二)基础建设阶段(2022年10月-2023年1月)1.建成滁州市养老服务区块链技术平台,构建滁州市养老服务联盟链;2.升级改造滁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区块链+养老服务补贴管理”“区块链+养老服务过程监管”应用场景;3.确定试点应用单位,开展试运行;4.申请相关地方标准立项,起草相关标准;5.梳理试点工作成效及问题,开展试点年度工作总结。(三)优化提升阶段(2023年2月-2023年6月)1.组织开展区块链技术培训,扩大试点应用范围,完善平台及相关应用软件;2.结合试点推进,探索区块链在养老产业的创新应用场景,加速推进产业融合;3.结合试点建设,培育打造相关智慧养老高科技企业;4.完善地方标准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四)全面应用阶段(2023年7月-2023年12月)1.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服务领域典型案例,在滁城全面推广“区块链+养老服务”;2.完成相关地方标准的制定,积极申报省级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3.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制定区块链平台推广方案,探索区块链在民政相关电子证照跨链互认、未成年人保护、社区治理、社会救助、婚姻登记等方面应用场景;4.整理试点工作各类材料,准备项目验收。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民政、网信、财政、公安、数据资源、科技、卫健、市场监管、滁州学院等单位参加的滁州市“区块链+民政”创新应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突出矛盾困难,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试点预定目标。(二)强化技术支撑。组建滁州市“区块链+民政”创新应用试点专家委员会,对试点过程中重难点技术问题给予技术咨询,积极探索多主体参与、多业务协同、跨地区合作、数据有序共享流动的民政领域区块链创新应用场景。(三)统筹资金保障。根据试点工作需要,市级统筹整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福彩公益金、信息化建设等资金,统筹设立300万元的“区块链+民政”创新应用试点工作专项资金,保证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四)强化安全管理。根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19)国家标准,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五个技术层面提升平台的安全防护能力;制定区块链平台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策略,落实安全责任制;通过安全预警、安全监控、安全加固、安全审计、应急响应等,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进行安全运行维护,确保平台的持续安全。
安徽滁州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企业增值服务持续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4年)的通知
2024-08-29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企业增值服务持续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4年)的通知
2024-08-29
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及汽车、家电家居、普惠消费券发放活动公告
2024-05-27
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及汽车、家电家居、普惠消费券发放活动公告
2024-05-27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4-04-18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4)的通知
2024-02-21
滁州市政府采购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品目指导目录(试行)
2024-02-06
关于印发《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企业帮办制度》的通知
2023-11-29
滁州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府采购合同履约补偿机制的通知
2023-11-21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3-11-13

工业企业选址
-
工业用地信息
-
现成厂房租金
-
仓库冻库租购
-
招商引资政策

商务咨询服务
-
注册公司选址
-
产业政策匹配
-
法律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