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圩村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咨询中!工业用地招拍挂、厂房购买及租赁、公司注册流程、产业扶持政策、规上企业入库纳统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瞪羚企业认定、独角兽企业认定、牛羚企业认定、隐形冠军企业认定、企业上市挂牌、等各项企业优惠政策,一键查询,了解详情!
您想咨询沈圩村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欢迎致电:400-116-9096
沈圩村是2007年11月区划调整时由原戚闸村、沈圩村、薛庵村合并的新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23个党小组,全村共有党员224人,辖15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共有人口6788人,土地11088余亩。辖区内有薛庵小学、戚闸小学两所,村卫生室两所。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沈圩村围绕“优化产业创先进、带头致富争先锋”主题,着力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加快新农村建设上谋发展、求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沈圩村距宿城10公里,是宿州市区与星城符离之间的绿色屏障。该村“十里桃花”美景远近闻名,历史景观众多,是古宿州八景中东林草堂、符离晓渡的旧址,现村内仍然保存着清乾隆年间古楼两栋。全村辖15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农业总户数2071户,人口6948人。沈圩村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致富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目标,扎实推进各类项目的落实和实施,有效的提升了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走上了和谐发展的道路。沈圩村加强对绿化美化成果的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保持绿化效果的持久性。目前,村域范围内林业用地绿化率达到90%,改善了沈圩村村庄环境,达到绿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目标。沈圩村现在依托生态建设成果,逐步由农业、林果单一型产业向多层次、多链条产业发展,拥有8000余亩的花卉苗木基地和鸡、鸭、鹅等农户庄园经济,与休闲、生态观光等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互促共进;水产、桃、梨等生态经济远近闻名;产业纵深发展的基础逐渐巩固,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农村产业发展模式,为本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2015年3月,省政府授予符离镇沈圩村“安徽省森林村庄”称号。一、基本概况:1、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该村距宿州市仅10公里,位于206国道西侧,北临濉河,南至唐河,西与濉溪县毗邻,合徐高速穿境而过,符离服务区设在该村境内。2006年“村村通”工程在全区开展,“要想富,先修路”,区交通局下派-王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争取“村村通”项目,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在解决了配套资金24万元后,沈圩村在全镇率先修了8公里“三横三纵”的乡村公路网,使每个自然村路路相通,并和符离村水泥路相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村村通”,村民们真正走上了致富路。市、区两级多次到沈圩村召开“村村通”工程现场会,对该村村抓“村村通”做法和工程质量给予高度赞扬,沈圩村的“村村通”也被评为全市的样板工程,并向全市推广。令人心旷神怡的“十里桃廊”是沈圩村一大亮点,每年桃花盛开时都会吸引10万多人次来此观光旅游。2、基层组织机构健全。2011年,沈圩村顺利完成“两委”换届,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由翟正抗同志一人兼任,“两委”班子完全实行交叉兼职,形成坚强的领导集体,为沈圩村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领导的帮助和指导下,沈圩村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通过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落实“六项载体”工程建设,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承诺落实带动工作落实,队伍的素质和形象全面提升。两委班子结构合理、9名干部老中青相结合,平均年龄43岁,地域分布合理,每村一人,均为初中以上文化,其中大专以上2人,高中1人。二、产业结构状况:1、农业基础良好,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沈圩村土壤肥沃,紧邻濉河,水源丰富,村民勤劳朴实,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大豆、玉米等,经济作物瓜果蔬菜是该村一大特色。夏季种植西瓜不低于3000亩,花菜、辣椒、菜豆、苞菜、白菜、豌豆等蔬菜四季长青。然而,一往的蔬菜种植都是自给自足式的小规模种植,常规蔬菜缺乏连续性和市场竞争力,经济利润较低。2005年符离镇党委立足镇情,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把沈圩村、符离村规划为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村两委以此为契机,在掌握市场行情后,决定把沈圩村的蔬菜种植做大,把发展大棚蔬菜当作主攻方向,做成产业,为全村经济腾飞插上翅膀。为此,村干部及渴望在发展大棚蔬菜上一显身手的村民,多次到合肥、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大棚蔬菜生产种植经验。为尽快把大棚建起来,该村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思路以及蔬菜种植基础,积极争取财政补贴的“三增”项目款20万元,同时,蔬菜大棚户们又自筹资金30多万元,在沈圩村掀起大棚热潮。一年多时间,沈圩村的蔬菜大棚形成规模增至260余棚,占地400多亩。蔬菜除畅销本地市场外,又远销至淮北、合肥等地,当年净增收入300多万元。由于国家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实行“一免三补贴”,沈圩村产业结构调整效益稳中有增,风景树、油桃、吊瓜、西瓜等经济作物种植都有了一定规模,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在去年3500元基础上今年人均增收700元,使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尝到了甜头。2、经济能人返乡创业,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符离镇是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沈圩村位于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核心,根据镇委“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建农民新村,用建设开发区的理念建现代农业园”的思路,村两委一班人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村民翟志礼利用在外学到的经验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建成建筑钢材加工厂;张小飞投资建成50多万元的菜板厂,共解决就业青年30多名。三、未来发展规划:1、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①建造新型温室大棚,提高大棚的经济效益。沈圩村大棚种植较早,棚体老化,每个大棚投资1万多元,属简易大棚,费工、费时、费力,每个温室棚年纯收入仅1.5万元左右。镇委组织总支书记到徐州三堡镇考察学习后,该村积极学习三堡镇新河村经验,,利用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的办法,由村重新统一规划,每棚投资5万余元重建,交给种植大户承包,从而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另外,该村桃树以南京雨花露为主,品种老化,现正已与萧县等地联系,更新品种。②扩大养殖规模,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沈圩村原来通过协调贴息贷款30余万元,扶持一部分养殖户,建鸡舍10多个,养鸡100多万只,与镇龙头企业刘0烧鸡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另有养猪户50多户,存栏母猪近200头,肉存栏量有1000多头;部分老年人在家分散养殖肉牛达200多头。为改善居住环境,在原有分散养殖的基础上,借鉴符离村养殖经验和符离镇特有的烧鸡产业优势,选址在濉溪大堤以西,戚闸小学、郭庙生产组以东,规划占地约500亩的养殖园区,大力发展养殖业。2、优化居住环境,谋划特色新农村。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虽然农民的经济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但“露天厕、鸡鸭满村跑,柴草乱堆放”的基本生活格局没有根本改变。2008年初,沈圩村自筹资金积极争取省卫生厅扶持资金共30余万元,对小翟村民组实行“四清四改”工程,改变了部分村民的居住环境。受这一启发,村两委设想围绕蔬菜大棚这一特色产业,建设有本村特色产业的新农村模式。即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通过“能人”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从而产生相应的产业带动,最后根据村民意愿,让富裕起来的村民规划新村,逐步形成种植区、养殖区、休闲区和生活区四区分明、宁静祥和的新农村。结合空心村搬迁、土地整理,大力开展孙翟居住小区建设,规划建成具有商服、科教、医疗、休闲、公益等功能的农村社区。小区规划占地200亩,居住区内总建筑面积136000平方米,其中住宅96000平方米,公共和绿化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腾出建设用地300亩,新增耕地300亩,安置农户500户。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3、挖掘本地资源,打造休闲旅游品牌。沈圩村原水系四通八达,水塘和环村的几条大沟常年水流不断,根据2008年12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冬修水利的三年规划,该村又在全镇率先掀起兴修水利热潮,开挖了两条大沟、六条中沟,疏通了田间沟、地头沟,真正做到沟沟相通,沟塘相连,确保了旱能浇,涝能排。此外,每年三月濉河岸上“十里桃廊”花红柳绿,田间温室大棚林立别有一番农家田园气息。沈圩村以游人每年来此休闲旅游观光为契机,利用丰富的水系资源和十里桃廊,开发休闲垂钓及旅游业,继而带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打响该村休闲旅游品牌。2021年3月,沈圩村被命名为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21年1月,沈圩村被认定为2020年度安徽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2020年4月,沈圩村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2019年12月,沈圩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沈圩村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17年10月,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沈圩村2017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沈圩村附近有新汴河水利风景区、宿州市博物馆、涉故台(陈胜吴广起义旧址)、宿州基督教福音堂、宿州烈士陵园等旅游景点,有符离集烧鸡、宿州王枣子、夹沟香稻米、宿州乐石砚、五柳蘑菇鸡等特产。
您想咨询沈圩村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欢迎致电:400-116-9096
沈圩村是2007年11月区划调整时由原戚闸村、沈圩村、薛庵村合并的新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23个党小组,全村共有党员224人,辖15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共有人口6788人,土地11088余亩。辖区内有薛庵小学、戚闸小学两所,村卫生室两所。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沈圩村围绕“优化产业创先进、带头致富争先锋”主题,着力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加快新农村建设上谋发展、求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沈圩村距宿城10公里,是宿州市区与星城符离之间的绿色屏障。该村“十里桃花”美景远近闻名,历史景观众多,是古宿州八景中东林草堂、符离晓渡的旧址,现村内仍然保存着清乾隆年间古楼两栋。全村辖15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农业总户数2071户,人口6948人。沈圩村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致富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目标,扎实推进各类项目的落实和实施,有效的提升了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走上了和谐发展的道路。沈圩村加强对绿化美化成果的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保持绿化效果的持久性。目前,村域范围内林业用地绿化率达到90%,改善了沈圩村村庄环境,达到绿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目标。沈圩村现在依托生态建设成果,逐步由农业、林果单一型产业向多层次、多链条产业发展,拥有8000余亩的花卉苗木基地和鸡、鸭、鹅等农户庄园经济,与休闲、生态观光等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互促共进;水产、桃、梨等生态经济远近闻名;产业纵深发展的基础逐渐巩固,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农村产业发展模式,为本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2015年3月,省政府授予符离镇沈圩村“安徽省森林村庄”称号。一、基本概况:1、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该村距宿州市仅10公里,位于206国道西侧,北临濉河,南至唐河,西与濉溪县毗邻,合徐高速穿境而过,符离服务区设在该村境内。2006年“村村通”工程在全区开展,“要想富,先修路”,区交通局下派-王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争取“村村通”项目,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在解决了配套资金24万元后,沈圩村在全镇率先修了8公里“三横三纵”的乡村公路网,使每个自然村路路相通,并和符离村水泥路相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村村通”,村民们真正走上了致富路。市、区两级多次到沈圩村召开“村村通”工程现场会,对该村村抓“村村通”做法和工程质量给予高度赞扬,沈圩村的“村村通”也被评为全市的样板工程,并向全市推广。令人心旷神怡的“十里桃廊”是沈圩村一大亮点,每年桃花盛开时都会吸引10万多人次来此观光旅游。2、基层组织机构健全。2011年,沈圩村顺利完成“两委”换届,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由翟正抗同志一人兼任,“两委”班子完全实行交叉兼职,形成坚强的领导集体,为沈圩村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领导的帮助和指导下,沈圩村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通过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落实“六项载体”工程建设,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承诺落实带动工作落实,队伍的素质和形象全面提升。两委班子结构合理、9名干部老中青相结合,平均年龄43岁,地域分布合理,每村一人,均为初中以上文化,其中大专以上2人,高中1人。二、产业结构状况:1、农业基础良好,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沈圩村土壤肥沃,紧邻濉河,水源丰富,村民勤劳朴实,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大豆、玉米等,经济作物瓜果蔬菜是该村一大特色。夏季种植西瓜不低于3000亩,花菜、辣椒、菜豆、苞菜、白菜、豌豆等蔬菜四季长青。然而,一往的蔬菜种植都是自给自足式的小规模种植,常规蔬菜缺乏连续性和市场竞争力,经济利润较低。2005年符离镇党委立足镇情,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把沈圩村、符离村规划为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村两委以此为契机,在掌握市场行情后,决定把沈圩村的蔬菜种植做大,把发展大棚蔬菜当作主攻方向,做成产业,为全村经济腾飞插上翅膀。为此,村干部及渴望在发展大棚蔬菜上一显身手的村民,多次到合肥、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大棚蔬菜生产种植经验。为尽快把大棚建起来,该村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思路以及蔬菜种植基础,积极争取财政补贴的“三增”项目款20万元,同时,蔬菜大棚户们又自筹资金30多万元,在沈圩村掀起大棚热潮。一年多时间,沈圩村的蔬菜大棚形成规模增至260余棚,占地400多亩。蔬菜除畅销本地市场外,又远销至淮北、合肥等地,当年净增收入300多万元。由于国家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实行“一免三补贴”,沈圩村产业结构调整效益稳中有增,风景树、油桃、吊瓜、西瓜等经济作物种植都有了一定规模,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在去年3500元基础上今年人均增收700元,使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尝到了甜头。2、经济能人返乡创业,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符离镇是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沈圩村位于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核心,根据镇委“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建农民新村,用建设开发区的理念建现代农业园”的思路,村两委一班人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村民翟志礼利用在外学到的经验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建成建筑钢材加工厂;张小飞投资建成50多万元的菜板厂,共解决就业青年30多名。三、未来发展规划:1、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①建造新型温室大棚,提高大棚的经济效益。沈圩村大棚种植较早,棚体老化,每个大棚投资1万多元,属简易大棚,费工、费时、费力,每个温室棚年纯收入仅1.5万元左右。镇委组织总支书记到徐州三堡镇考察学习后,该村积极学习三堡镇新河村经验,,利用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的办法,由村重新统一规划,每棚投资5万余元重建,交给种植大户承包,从而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另外,该村桃树以南京雨花露为主,品种老化,现正已与萧县等地联系,更新品种。②扩大养殖规模,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沈圩村原来通过协调贴息贷款30余万元,扶持一部分养殖户,建鸡舍10多个,养鸡100多万只,与镇龙头企业刘0烧鸡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另有养猪户50多户,存栏母猪近200头,肉存栏量有1000多头;部分老年人在家分散养殖肉牛达200多头。为改善居住环境,在原有分散养殖的基础上,借鉴符离村养殖经验和符离镇特有的烧鸡产业优势,选址在濉溪大堤以西,戚闸小学、郭庙生产组以东,规划占地约500亩的养殖园区,大力发展养殖业。2、优化居住环境,谋划特色新农村。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虽然农民的经济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但“露天厕、鸡鸭满村跑,柴草乱堆放”的基本生活格局没有根本改变。2008年初,沈圩村自筹资金积极争取省卫生厅扶持资金共30余万元,对小翟村民组实行“四清四改”工程,改变了部分村民的居住环境。受这一启发,村两委设想围绕蔬菜大棚这一特色产业,建设有本村特色产业的新农村模式。即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通过“能人”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从而产生相应的产业带动,最后根据村民意愿,让富裕起来的村民规划新村,逐步形成种植区、养殖区、休闲区和生活区四区分明、宁静祥和的新农村。结合空心村搬迁、土地整理,大力开展孙翟居住小区建设,规划建成具有商服、科教、医疗、休闲、公益等功能的农村社区。小区规划占地200亩,居住区内总建筑面积136000平方米,其中住宅96000平方米,公共和绿化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腾出建设用地300亩,新增耕地300亩,安置农户500户。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3、挖掘本地资源,打造休闲旅游品牌。沈圩村原水系四通八达,水塘和环村的几条大沟常年水流不断,根据2008年12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冬修水利的三年规划,该村又在全镇率先掀起兴修水利热潮,开挖了两条大沟、六条中沟,疏通了田间沟、地头沟,真正做到沟沟相通,沟塘相连,确保了旱能浇,涝能排。此外,每年三月濉河岸上“十里桃廊”花红柳绿,田间温室大棚林立别有一番农家田园气息。沈圩村以游人每年来此休闲旅游观光为契机,利用丰富的水系资源和十里桃廊,开发休闲垂钓及旅游业,继而带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打响该村休闲旅游品牌。2021年3月,沈圩村被命名为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21年1月,沈圩村被认定为2020年度安徽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2020年4月,沈圩村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2019年12月,沈圩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沈圩村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17年10月,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沈圩村2017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沈圩村附近有新汴河水利风景区、宿州市博物馆、涉故台(陈胜吴广起义旧址)、宿州基督教福音堂、宿州烈士陵园等旅游景点,有符离集烧鸡、宿州王枣子、夹沟香稻米、宿州乐石砚、五柳蘑菇鸡等特产。
安徽招商项目
-
安徽祁南工业园安徽-宿州-埇桥区
-
安徽桑铌工业园安徽-宿州-埇桥区
-
宿州市皖商物流产业园安徽-宿州-埇桥区
-
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安徽-宿州-埇桥区
-
宿州文化产业园安徽-宿州-埇桥区
-
宿州远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安徽-宿州-埇桥区
安徽招商政策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安徽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